行业新闻

6688体育app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一一重庆大足石刻

2024-06-19 11:54: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6688体育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兴盛于两宋,余绪绵延至明清,历时千余载,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最为辉煌壮丽的一页。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1999年,12月1日第二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足石刻因“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大足石雕与其它石窟相比,融合了中国“三教”的佛教、道教和儒家的造像艺术的精髓,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生命特征,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也奠定了“北敦煌,南大足”之地位。

  我们先去北石窟参观。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

  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窟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说真的,来重庆之前我就认真做了功课,觉得一定要来大足石刻一睹它们的风采。在这里你可大饱眼福,绝大多数石刻造像(几万尊)你都可观赏到。这里的石刻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令人震惊!

  正中间的为北方天王,身材魁梧,身披盔甲,面容看起来有些威严。另侧为力士同样非常威严。相对之下男、女侍者看起来儒雅了不少。

  这是较早的一尊千手观音像。千手观音头戴化佛冠,身着天衣,双足踏着莲花。胸前两只手合十,下两手施禅定印,其余每个手拿着瓶、铃、镜等法器,不过很多手都已经残缺了。

  表现的是释迦说法场景,龛正中为佛祖释迦牟尼,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背光火焰纹,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上方左右对称飞天。其中两尊观音,形象端庄丰满,眉目清秀,亭亭玉立,衣纹细密,薄衣贴体,非常具有唐代遗风,可以窥见唐代造像的特点。

  大足北山石刻第51号龛为“三世佛”龛,是在唐光化二年(899)年由泗州都指挥使王宗靖发愿雕刻而成。此龛高1.55米,宽1.98米,深1.34米。龛口朝向西方,三尊佛像于正中央端坐。中心位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面佛,倚坐于金刚座上;右面佛,坐姿与中心位佛相同。三尊主佛身后均刻有圆形火焰光及身光。在三佛之间,靠近主像二侧,左立迦叶,双手拱胸前,手持的物件已损毁不可辨。右立阿难,双手合十。两尊佛像均身着袈裟,且皆俱圆形头光。

  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北山第103号窟。方形人字顶窟,位于北山佛湾北段最南端,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碑文作六部分,分别占据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在其流布过程中,分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二十二章、今文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为今文版本。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北山遗存的这通古文孝经碑,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石窟时,赞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碑文中首先提出“孝”的标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进而规定了从天子到庶人各阶层行孝的具体范围。天子要以孝教民,诸侯要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要能守其宗庙,士要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庶人则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部刻于石壁上的《古文孝经》,对我们研究先秦文化,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

  开凿于宋代的“诃利谛母龛“, 民间也称为”送子娘娘“。据说诃利蒂母育有五百个儿子,却偷窃人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儿童的守护神。

  观音斜依石壁,立于莲台上,头戴花冠,目光下视,含颦欲笑,神情娇媚。体态轻盈,肌肤柔和,肘悬飘带,腰系长裙,衣带迎风轻扬,颇有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妙。观音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右手腕,双手下垂交叉于腹前,显得豁达大度,悠闲自若。身躯置于椭圆形大背光之中,营造了和谐统一的完美感和图案形式之美。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人体转折部位处理恰到好处,面部的细腻刻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观音失去了神像的威严,成为一位动人心魂,充满活力,可亲可敬的飘飘仙子。

  观音身后刻一椭圆形大背光,观音头戴花冠,垂发披覆双肩,身饰披帛,下系短裙,璎络蔽体,披巾上下飘动,极富装饰之美感;左脚下垂踏莲朵,右腿竖立,左手撑座面,右手握持披帛,随意坐于山石座上。神情悠闲自若,具有浓郁的人间情趣,世人冠以“风流观音”的雅号。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反映了从人到神,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也表现了晚期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创造性发展,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合壁的美学意味。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年—1146年)。像坐高147厘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其左右各刻一位侍者。观音头梳髻,戴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贴身飘垂座前,极富装饰之美感。像脸形丰圆,秀眉垂目,直鼻小口,双颊丰腴。对其面部的细腻刻画,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其面部肌肤质感极强,尽显女性的慈祥和蔼,成功地表现了一位传统的中年贵妇人的雍容华贵。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像高143厘米,右手持宝印,左手握印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观音头戴精美的高花冠,冠体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虽距今八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令观者无不称奇叫绝。花冠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注重线面结合,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艺术实践。

  开凿于1128年南宋 共有48尊佛像共同组成,中间为如意轮菩萨、观音,左右为诸天神。

  壁上千佛与孔雀明王相互辉映,气氛热烈。孔雀背屏上镌刻伏氏匠师造像记,伏氏家族世代凿造佛像,遗存甚多。它可是大足石刻中非常经典的造像。主尊孔雀明王贴金彩绘,头戴雕花宝冠。以孔雀明王为中心,三面窟壁刻有1000多尊小佛像,看起来同样非常壮观。

  窟高3.3米,宽3.14米,进深7.1米,除正壁中部上端刻一佛两菩萨外,在窟内三面石壁上,古人以五百罗汉为题材进行创作,灵动传神,极具艺术价值。

  窟高2.72米、宽1.95米、深2.4米。造像据自《弥勒下生经》。弥勒佛左手抚膝,右手于膝间结定印,结蜘坐莲台上。座为束腰须弥座。座腰部有三狮蹲立,三狮间开二浅龛,内有伎乐二身,左者击拍板,右者吹排萧。弥勒佛背靠龙头椅,椅背上刻菩提树装饰,两端各有一龙头。这种背椅在道教造像中常见。

  龛中泗州大圣头戴风帽,背后为大圣的弟子木叉和慧俨,一人端净瓶,一人持禅杖。

  整个窟龛内共有578尊佛像,还有42座经幢和楼阁,看起来非常壮观,堪称是晚唐时期最为精美的作品。

  北山第136号窟。窟高405、宽413、深607厘米。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窟正中刻转轮经藏,正壁刻释迦佛及观音、大势至菩萨,左右壁对称构图,各刻三尊菩萨像,左壁为文殊菩萨、宝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造像的身姿或正或侧,或坐或立,既可独立成龛又使全窟浑然一体。造像雕刻细腻,形神兼备,保存完整,雕刻技法洗练娴熟,刀法准确利落,造型线面并重,装饰繁复,富有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这是两尊五代时期的造像,两尊造像非常特别,头部是比较明显的唐代风格,身体和服饰更多的是后来宋代的风格,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右龛主尊为药师佛,两侧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下方为十二神将。左龛为一陀罗尼经幢。外龛为三尊地藏像。

  北山石窟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至宋代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

  宝顶山石窟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以大、小佛湾为中心,由僧人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主持开凿而成,是中国唯一一处有整体构思的大型石窟。大佛湾为一“U”字形山湾,造像崖面长约500米,高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这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南宋赵智凤创建,明、清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宝顶山石窟造像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第一,宝顶山石窟造像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把中国密教史往后延续了近四百年。第二,宝顶山石窟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颇似一幅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画。全部造像图文并茂,配刻经文大多与藏经有异,多为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第三,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第四,宝顶山石窟造像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尊崇,对世俗市井生活的渲染,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宝库,标志着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第五,宝顶山石窟造像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多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它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并将科学原理融于艺术造型之中,其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此外,宝顶山石窟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题刻、游记、诗词44件,培修、装绚记49件。其中,刻于公元1174—1252年间的《唐柳本尊传》碑,以及公元1425年刘畋人撰写的《重开宝顶石碑记》等对研究宝顶山石窟史乃至中国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柳本尊行化连环图,虽以写真笔法描述,但却离不开两大特点,其一,残酷肢解自己,哗众取宠;其二,引动佛。菩萨、天乐作证、助威,让“死人”复活,渲染传奇,最终连赵智风也一步一趋,在宝顶山建起他的道场,将密教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柳本尊名居直,不知父母,是由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一名官吏收养的。养父死后,以柳为姓氏。传说是因为当年乐山城北有一棵大柳树,那柳树长的一个大疫瘤逐年长大,生出一个婴儿。被嘉州地方官收养,出家前名居直;出家后,前往弥牟、广汉、成都、新津等地设教坛,弘扬密教,专持大轮五部密咒,苦修炼,成正果,为信徒、弟子鼓吹得神乎其神,成为贤圣祖师。赵智凤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出家情况、人生道路、追随的地方宗教等,与柳本尊相近,终于成为柳的传人,于是在宝顶山建造了“柳本尊十炼图”,还留下柳氏传碑1通。“柳本尊十炼图”,高约10米,宽24米,分三层,14幅画面,神话当年柳祖的修炼历程。

  地獄变相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下面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12殿,在十大名王中间,端坐着地藏王。

  地狱变相,顾名思义就是雕刻的有关地狱的场景。宝顶山共刻了十八种地狱,展示了地狱生活的刑罚酷虐、阴森可怕!

  十八种分别是:刀山地狱、油锅地狱、寒冰地狱、剑树地狱、拔舌地狱、毒舌地狱、剉碓地狱、锯解地狱、铁床地狱、黑暗地狱、黑暗地狱、矛戟地狱、镬汤地狱、铁轮地狱、刀船地狱、饿鬼地狱、铁围山阿鼻地狱、截膝地狱。

  光看到这些名字,就能想象到那种恐怖场景,工匠也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胆怯。所以啊,人不能做坏事,善恶有报!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它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宝顶大佛湾的这龛“西方净土变”正是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反映,其情其境,堪称石窟艺术中的精品佳作。

  刻于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全龛高7米、宽3米。由于造像规 龛高7米、宽3米。由于造像规模远不如左右两龛宏大,故常不为人所注意。

  龛正中主像为一个卷发人,跌坐莲台上,怀抱宁静躺卧的猿猴。卷发人头顶上方横书缚心猿锁六耗六字。其左侧竖刻弥勒化佛四字,意指卷发人即为弥勒化身。其右侧还竖刻有傅大士作四字。 考傅大士,姓傅名翁,字玄风,取姓曰傅大士,以地名东阳大士,自称为善慧大士。南齐建武四年(497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569年)卒。十六岁娶刘氏生二子,父子同修佛道。遇梵僧嵩头陀,结庵松山苦行七年,作《傅大士传》四卷。 在卷发人所坐的莲台下,刻六条绳索。其终端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并用文字标明各自相应代表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所谓的六耗、六窗、六根。

  此龛高七米,宽十六米。龛正中现释迦佛说法半身巨像。龛左右刻释迦因地修行、行孝十二组雕像。龛左下刻“六师外道谤佛不孝”群像,众外道拍板击鼓,载歌载舞,嬉笑释迦不孝。其中有一女外道横笛而吹,神行毕具,尤为佳作,被称为“吹笛女”。

  宝顶山第17号龛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组雕之一。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

  吹笛女高50厘米,头梳长辫,纤手横持弓笛,头略左偏,双目微闭,正撮口横吹,似独自陶醉于悠扬的笛声之中,神情沉静而专注,给人以美感。吹笛女和其他五身造像一道,其表演的乐舞场景,为了解和研究宋世杂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龛高700、宽1400、深250厘米。这龛《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

  龛上部刻七佛像,中部刻父母养育子女的十种恩德,下部刻地狱场景。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 “投佛祈求嗣息”为中心展开,左右各分五组雕像,分别为第一组怀胎守护恩、第二组临产受苦恩、第三组生子忘忧恩、第四组咽苦吐苦恩、第五组推干就湿恩、第六组哺育不尽恩、第七组洗濯不尽恩、第八组伪造恶业恩、第九组远行忆念恩、第十组究竟怜悯恩。

  洞高690,宽800,深500。洞内现存像287尊,毗卢洞其实是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碑刻题记32处。

  孔雀明王经变相 1174一1252年 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 石窟造像坐北向南,贴金彩画。龛高5.9米,宽5.6米,深2.6米,开凿于南宋。孔雀明王主尊高大,位于31窟中央。头戴七佛宝冠,后有五彩头光。头光中有圆环,彩光从中向外放射。颈佩璎珞装饰。着通肩天衣。腰部系饰带,中部配有圆形雕花带扣。孔雀明王法相端庄慈祥,两耳下垂,脖有佛纹。宝冠两侧的飘带垂至胸部,飘带上的彩绘依稀可见。

  孔雀明王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衣袍下摆散开搭于莲台。莲座安置于孔雀背上。莲胎下有倾斜雕花装饰,以保持莲台平正。孔雀昂头张双翅做欲飞状。孔雀脖、身及两翅膀上均有精细刻花,翎羽刻绘栩栩如生。孔雀腹部着巨大岩石上。

  孔雀明王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衣袍下摆散开搭于莲台。莲座安置于孔雀背上。莲胎下有倾斜雕花装饰,以保持莲台平正。孔雀昂头张双翅做欲飞状。孔雀脖、身及两翅膀上均有精细刻花,翎羽刻绘栩栩如生。孔雀腹部着巨大岩石上。孔雀明王一面四臂,左一手持三翎孔雀尾,一手持经书(可理解为《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书);右一手当胸持莲花(一花一叶),一手托果盘,盘中有果实若干(可解释为具缘果或吉祥果)。

  该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部分毁),顶高6.40米,像宽4.50米。崖壁正中高雕一大龙头,龙口大张,中有清泉流出,洒浴龙口下一儿童,即悉达多太子身。太子裸体,面南,头顶上现毫光二道,双手合十,端坐于金刚台上,坐身高0.93米。

  释迦涅盘像,又称卧佛,刻于宝顶大佛湾东岩正壁,编为第11号,全龛宽3.2米、高6.8米。表现的是释迦涅盘时的情景。 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

  涅盘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彻大悟,坚定永恒,能使人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解脱。小乘佛教以涅盘为彻底死亡的代称,大乘佛教把涅盘说成是成佛的标志。在佛教经论和佛教艺术中,对涅盘都不厌其烦地阐述其意义,表现其形象。因此可说,涅盘图像是佛教艺术中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题材。

  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第八龛,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公元1174—1252)年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化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也世界遗产大足石刻中最具特色的珍贵文物之一。

  “千手千眼”的观音造像,手的形态极其复杂多样。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修复工作中,它是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每一根手指、每一处细节进行认真勘察,保护团队先后完成1032张调查表填写和20000余张现状照片拍摄,收集35000个数据,分门别类施策,逐一修补。在此过程中,还第一次真正数清了“千手观音”手的数量——830只。

  经过近8年修复6688体育app,投入各类修复材料约一吨、金箔44万张,2015年6月13日,历经800多载沧桑风雨的千手观音金光重现。这是从侧面照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普遍存在,但像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这般造型生动、丰富、完满的,且又是崖壁开凿的立体石刻却是世所罕见。7.7米高、12.5米宽的千手观音为佛教密宗形象,头戴四十八佛宝冠,额生慧眼,盘腿坐于莲台之上,每只手的掌心都绘有一只眼睛,830只手层层叠叠从观音主尊的左右和上方伸展开来,宛若孔雀开屏,填满了88平方米的龛壁。众多的手形态各异而又在整体上左右对称,呈现出繁复而有序的空间艺术效果,体现了“至大”“ 至美”的艺术理念,显示出佛法无边、庄重威严的宗教美感。千手观音830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

  华严三圣像 宝顶山第5龛 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

  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像身高7米,头顶崖顶,脚踏莲台,身披袈裟,袈裟皱褶大刀阔斧处理,舒展自如。三像皆低头垂目,俯览众生,显得悲悯大度,气势庄严;身躯向前倾斜,头部比例增大,成功避免了透视变形。文殊手托宝塔,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艺术大师巧妙利用建筑力学于艺术创作中,将袈裟一角覆搭前臂,斜向下垂,于膝部相接,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固支撑,从而将塔和手臂的重力传到基座上。造像融艺术和科学原理于一体,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龛高780、宽370、深250厘米。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造像据自《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经文中说的是宝山中有三位仙人居住,一名宝髻,二名金髻,三名金刚髻。三仙人因得法而舍其身命长守其住处,慢慢地,身体消融于地。而在身体消融的地方,分别长出三根竹子。竹子长到十个月的时候,自己裂开从里面生出三个童子来。三童子下生后就直接在竹下跏趺坐入定了。直到时间过去7天,童子已皆成正觉,而三根竹子也都变成七宝楼阁,并在虚空中忽然出现大宝广博善住陀罗尼经。诵此经可远离烦恼,成就一切善根。

  照片可见的宝顶山三个字,为当时的尚书兵部侍郎杜孝严所书。因三仙人像与大佛湾中赵智凤像大体相似,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是以赵智凤的老中青三个时代的形象为母本雕刻的。

  龛高780、宽480、深60厘米, 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 巨轮是载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转轮王两臂怀抱巨轮,表示业力不可逆转,命运随业力而定。巨轮共分四圈,由里向外,第一圈内刻一修行者,从其胸部发出六道光毫,将巨轮分为六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第二圈刻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 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确定六种轮回转生的去处。第三圈具体表现了“十二因缘”的基本内容,展现了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第四圈分十八格,刻出具体的轮回图像。巨轮外刻出教化众生的颂词偈语,佛教认为,坠入轮回并非无法解脱,只要勤修戒、定、慧,断除无明,斩断烦恼,熄灭贪、嗔、痴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得正果成佛。

  龛高430、宽1260、深120厘米。九大护法神 (坐东朝西)是宝顶石刻第2号龛。 神龛顶高4.50米全像宽12.60米,南北各三尊六通大神,中间九尊护法神, 按从南至北顺序分别为:虚空藏、阿弥陀佛、大势致、千手观音、大日如来、普贤、文殊、不动明王、不空成就佛的化身。他们面西并列而立,各像面貌狰狞,皆戴盔、着甲、赤足,身高2.30米、肩宽0.65米。

  北朝佚名壁画,纵60厘米,横33厘米。《牧牛图》画面用勾线法,线条质朴、沉着、劲健,色彩平涂。《牧牛图》也是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石刻中的一组著名石刻图。同时,也是新疆克孜尔第77窟的说法图壁画的一部分,此图中尚残留佛陀的膝部。右下方一角可见溪流,其上为一棕一白两头牛匍匐在地。牛的前面,为画面中心人物兰达,他扶着多瘿的老树棍,侧目俯首,作凝神沉思状。

  龛高800、宽900、深1200厘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

  圣寿寺,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圣寿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

  大足石刻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北山路7号,占地面积58.5公顷,建筑面积18000平米,属艺术类石刻艺术专题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主要陈列有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石门山石窟、南山石窟等。[3]截至2019年末,藏品共计有614件/套。

  或许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北方石窟太过于有名,相比较而言,重庆大足境内的石窟就要显得低调很多,然而当我游览了大足石刻,立即被它规模如此之宏大,题材如此之多样,内容如此之丰富,雕刻如此之细腻,保存如此之完好而震撼!大足境内的这些石刻,代表着南方最顶尖的造像和石刻,所以它和莫高窟一样都是世界遗产,而且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游览的地方!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兴盛于两宋,余绪绵延至明清,历时千余载,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最为辉煌壮丽的一页。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1999年,12月1日第二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足石刻因“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6688体育app,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大足石雕与其它石窟相比,融合了中国“三教”的佛教、道教和儒家的造像艺术的精髓,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生命特征,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也奠定了“北敦煌,南大足”之地位。

  我们先去北石窟参观。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

  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窟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说真的,来重庆之前我就认真做了功课,觉得一定要来大足石刻一睹它们的风采。在这里你可大饱眼福,绝大多数石刻造像(几万尊)你都可观赏到。这里的石刻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令人震惊!

  正中间的为北方天王,身材魁梧,身披盔甲,面容看起来有些威严。另侧为力士同样非常威严。相对之下男、女侍者看起来儒雅了不少。

  这是较早的一尊千手观音像。千手观音头戴化佛冠,身着天衣,双足踏着莲花。胸前两只手合十,下两手施禅定印,其余每个手拿着瓶、铃、镜等法器,不过很多手都已经残缺了。

  表现的是释迦说法场景,龛正中为佛祖释迦牟尼,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背光火焰纹,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上方左右对称飞天。其中两尊观音,形象端庄丰满,眉目清秀,亭亭玉立,衣纹细密,薄衣贴体,非常具有唐代遗风,可以窥见唐代造像的特点。

  大足北山石刻第51号龛为“三世佛”龛,是在唐光化二年(899)年由泗州都指挥使王宗靖发愿雕刻而成。此龛高1.55米,宽1.98米,深1.34米。龛口朝向西方,三尊佛像于正中央端坐。中心位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面佛,倚坐于金刚座上;右面佛,坐姿与中心位佛相同。三尊主佛身后均刻有圆形火焰光及身光。在三佛之间,靠近主像二侧,左立迦叶,双手拱胸前,手持的物件已损毁不可辨。右立阿难,双手合十。两尊佛像均身着袈裟,且皆俱圆形头光。

  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北山第103号窟。方形人字顶窟,位于北山佛湾北段最南端,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碑文作六部分,分别占据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在其流布过程中,分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二十二章、今文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为今文版本。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北山遗存的这通古文孝经碑,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石窟时,赞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碑文中首先提出“孝”的标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进而规定了从天子到庶人各阶层行孝的具体范围。天子要以孝教民,诸侯要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要能守其宗庙,士要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庶人则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部刻于石壁上的《古文孝经》,对我们研究先秦文化,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

  开凿于宋代的“诃利谛母龛“, 民间也称为”送子娘娘“。据说诃利蒂母育有五百个儿子,却偷窃人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儿童的守护神。

  观音斜依石壁,立于莲台上,头戴花冠,目光下视,含颦欲笑,神情娇媚。体态轻盈,肌肤柔和,肘悬飘带,腰系长裙,衣带迎风轻扬,颇有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妙。观音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右手腕,双手下垂交叉于腹前,显得豁达大度,悠闲自若。身躯置于椭圆形大背光之中,营造了和谐统一的完美感和图案形式之美。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人体转折部位处理恰到好处,面部的细腻刻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观音失去了神像的威严,成为一位动人心魂,充满活力,可亲可敬的飘飘仙子。

  观音身后刻一椭圆形大背光,观音头戴花冠,垂发披覆双肩,身饰披帛,下系短裙,璎络蔽体,披巾上下飘动,极富装饰之美感;左脚下垂踏莲朵,右腿竖立,左手撑座面,右手握持披帛,随意坐于山石座上。神情悠闲自若,具有浓郁的人间情趣,世人冠以“风流观音”的雅号。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反映了从人到神,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也表现了晚期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创造性发展,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合壁的美学意味。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年—1146年)。像坐高147厘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其左右各刻一位侍者。观音头梳髻,戴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贴身飘垂座前,极富装饰之美感。像脸形丰圆,秀眉垂目,直鼻小口,双颊丰腴。对其面部的细腻刻画,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其面部肌肤质感极强,尽显女性的慈祥和蔼,成功地表现了一位传统的中年贵妇人的雍容华贵。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像高143厘米,右手持宝印,左手握印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观音头戴精美的高花冠,冠体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虽距今八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令观者无不称奇叫绝。花冠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注重线面结合,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艺术实践。

  开凿于1128年南宋 共有48尊佛像共同组成,中间为如意轮菩萨、观音,左右为诸天神。

  壁上千佛与孔雀明王相互辉映,气氛热烈。孔雀背屏上镌刻伏氏匠师造像记,伏氏家族世代凿造佛像,遗存甚多。它可是大足石刻中非常经典的造像。主尊孔雀明王贴金彩绘,头戴雕花宝冠。以孔雀明王为中心,三面窟壁刻有1000多尊小佛像,看起来同样非常壮观6688体育app。

  窟高3.3米,宽3.14米,进深7.1米,除正壁中部上端刻一佛两菩萨外,在窟内三面石壁上,古人以五百罗汉为题材进行创作,灵动传神,极具艺术价值。

  窟高2.72米、宽1.95米、深2.4米。造像据自《弥勒下生经》。弥勒佛左手抚膝,右手于膝间结定印,结蜘坐莲台上。座为束腰须弥座。座腰部有三狮蹲立,三狮间开二浅龛,内有伎乐二身,左者击拍板,右者吹排萧。弥勒佛背靠龙头椅,椅背上刻菩提树装饰,两端各有一龙头。这种背椅在道教造像中常见。

  龛中泗州大圣头戴风帽,背后为大圣的弟子木叉和慧俨,一人端净瓶,一人持禅杖。

  整个窟龛内共有578尊佛像,还有42座经幢和楼阁,看起来非常壮观,堪称是晚唐时期最为精美的作品。

  北山第136号窟。窟高405、宽413、深607厘米。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窟正中刻转轮经藏,正壁刻释迦佛及观音、大势至菩萨,左右壁对称构图,各刻三尊菩萨像,左壁为文殊菩萨、宝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造像的身姿或正或侧,或坐或立,既可独立成龛又使全窟浑然一体。造像雕刻细腻,形神兼备,保存完整,雕刻技法洗练娴熟,刀法准确利落,造型线面并重,装饰繁复,富有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这是两尊五代时期的造像,两尊造像非常特别,头部是比较明显的唐代风格,身体和服饰更多的是后来宋代的风格,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右龛主尊为药师佛,两侧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下方为十二神将。左龛为一陀罗尼经幢。外龛为三尊地藏像。

  北山石窟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至宋代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

  宝顶山石窟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以大、小佛湾为中心,由僧人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主持开凿而成,是中国唯一一处有整体构思的大型石窟。大佛湾为一“U”字形山湾,造像崖面长约500米,高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这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南宋赵智凤创建,明、清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宝顶山石窟造像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第一,宝顶山石窟造像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把中国密教史往后延续了近四百年。第二,宝顶山石窟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颇似一幅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画。全部造像图文并茂,配刻经文大多与藏经有异,多为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第三,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第四,宝顶山石窟造像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尊崇,对世俗市井生活的渲染,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宝库,标志着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第五,宝顶山石窟造像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多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它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并将科学原理融于艺术造型之中,其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此外,宝顶山石窟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题刻、游记、诗词44件,培修、装绚记49件。其中,刻于公元1174—1252年间的《唐柳本尊传》碑,以及公元1425年刘畋人撰写的《重开宝顶石碑记》等对研究宝顶山石窟史乃至中国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柳本尊行化连环图,虽以写真笔法描述,但却离不开两大特点,其一,残酷肢解自己,哗众取宠;其二,引动佛。菩萨、天乐作证、助威,让“死人”复活,渲染传奇,最终连赵智风也一步一趋,在宝顶山建起他的道场,将密教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柳本尊名居直,不知父母,是由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一名官吏收养的。养父死后,以柳为姓氏。传说是因为当年乐山城北有一棵大柳树,那柳树长的一个大疫瘤逐年长大,生出一个婴儿。被嘉州地方官收养,出家前名居直;出家后,前往弥牟、广汉、成都、新津等地设教坛,弘扬密教,专持大轮五部密咒,苦修炼,成正果,为信徒、弟子鼓吹得神乎其神,成为贤圣祖师。赵智凤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出家情况、人生道路、追随的地方宗教等,与柳本尊相近,终于成为柳的传人,于是在宝顶山建造了“柳本尊十炼图”,还留下柳氏传碑1通。“柳本尊十炼图”,高约10米,宽24米,分三层,14幅画面,神话当年柳祖的修炼历程。

  地獄变相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下面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12殿,在十大名王中间,端坐着地藏王。

  地狱变相,顾名思义就是雕刻的有关地狱的场景。宝顶山共刻了十八种地狱,展示了地狱生活的刑罚酷虐、阴森可怕!

  十八种分别是:刀山地狱、油锅地狱、寒冰地狱、剑树地狱、拔舌地狱、毒舌地狱、剉碓地狱、锯解地狱、铁床地狱、黑暗地狱、黑暗地狱、矛戟地狱、镬汤地狱、铁轮地狱、刀船地狱、饿鬼地狱、铁围山阿鼻地狱、截膝地狱。

  光看到这些名字,就能想象到那种恐怖场景,工匠也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胆怯。所以啊,人不能做坏事,善恶有报!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它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宝顶大佛湾的这龛“西方净土变”正是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反映,其情其境,堪称石窟艺术中的精品佳作。

  刻于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全龛高7米、宽3米。由于造像规 龛高7米、宽3米。由于造像规模远不如左右两龛宏大,故常不为人所注意。

  龛正中主像为一个卷发人,跌坐莲台上,怀抱宁静躺卧的猿猴。卷发人头顶上方横书缚心猿锁六耗六字。其左侧竖刻弥勒化佛四字,意指卷发人即为弥勒化身。其右侧还竖刻有傅大士作四字。 考傅大士,姓傅名翁,字玄风,取姓曰傅大士,以地名东阳大士,自称为善慧大士。南齐建武四年(497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569年)卒。十六岁娶刘氏生二子,父子同修佛道。遇梵僧嵩头陀,结庵松山苦行七年,作《傅大士传》四卷。 在卷发人所坐的莲台下,刻六条绳索。其终端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并用文字标明各自相应代表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所谓的六耗、六窗、六根。

  此龛高七米,宽十六米。龛正中现释迦佛说法半身巨像。龛左右刻释迦因地修行、行孝十二组雕像。龛左下刻“六师外道谤佛不孝”群像,众外道拍板击鼓,载歌载舞,嬉笑释迦不孝。其中有一女外道横笛而吹,神行毕具,尤为佳作,被称为“吹笛女”。

  宝顶山第17号龛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组雕之一。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

  吹笛女高50厘米,头梳长辫,纤手横持弓笛,头略左偏,双目微闭,正撮口横吹,似独自陶醉于悠扬的笛声之中,神情沉静而专注,给人以美感。吹笛女和其他五身造像一道,其表演的乐舞场景,为了解和研究宋世杂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龛高700、宽1400、深250厘米。这龛《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

  龛上部刻七佛像,中部刻父母养育子女的十种恩德,下部刻地狱场景。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 “投佛祈求嗣息”为中心展开,左右各分五组雕像,分别为第一组怀胎守护恩、第二组临产受苦恩、第三组生子忘忧恩、第四组咽苦吐苦恩、第五组推干就湿恩、第六组哺育不尽恩、第七组洗濯不尽恩、第八组伪造恶业恩、第九组远行忆念恩、第十组究竟怜悯恩。

  洞高690,宽800,深500。洞内现存像287尊,毗卢洞其实是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碑刻题记32处。

  孔雀明王经变相 1174一1252年 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 石窟造像坐北向南,贴金彩画。龛高5.9米,宽5.6米,深2.6米,开凿于南宋。孔雀明王主尊高大,位于31窟中央。头戴七佛宝冠,后有五彩头光。头光中有圆环,彩光从中向外放射。颈佩璎珞装饰。着通肩天衣。腰部系饰带,中部配有圆形雕花带扣。孔雀明王法相端庄慈祥,两耳下垂,脖有佛纹。宝冠两侧的飘带垂至胸部,飘带上的彩绘依稀可见。

  孔雀明王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衣袍下摆散开搭于莲台。莲座安置于孔雀背上。莲胎下有倾斜雕花装饰,以保持莲台平正。孔雀昂头张双翅做欲飞状。孔雀脖、身及两翅膀上均有精细刻花,翎羽刻绘栩栩如生。孔雀腹部着巨大岩石上。

  孔雀明王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衣袍下摆散开搭于莲台。莲座安置于孔雀背上。莲胎下有倾斜雕花装饰,以保持莲台平正。孔雀昂头张双翅做欲飞状。孔雀脖、身及两翅膀上均有精细刻花,翎羽刻绘栩栩如生。孔雀腹部着巨大岩石上。孔雀明王一面四臂,左一手持三翎孔雀尾,一手持经书(可理解为《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书);右一手当胸持莲花(一花一叶),一手托果盘,盘中有果实若干(可解释为具缘果或吉祥果)。

  该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部分毁),顶高6.40米,像宽4.50米。崖壁正中高雕一大龙头,龙口大张,中有清泉流出,洒浴龙口下一儿童,即悉达多太子身。太子裸体,面南,头顶上现毫光二道,双手合十,端坐于金刚台上,坐身高0.93米。

  释迦涅盘像,又称卧佛,刻于宝顶大佛湾东岩正壁,编为第11号,全龛宽3.2米、高6.8米。表现的是释迦涅盘时的情景。 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

  涅盘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彻大悟,坚定永恒,能使人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解脱。小乘佛教以涅盘为彻底死亡的代称,大乘佛教把涅盘说成是成佛的标志。在佛教经论和佛教艺术中,对涅盘都不厌其烦地阐述其意义,表现其形象。因此可说,涅盘图像是佛教艺术中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题材。

  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第八龛,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公元1174—1252)年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化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也世界遗产大足石刻中最具特色的珍贵文物之一。

  “千手千眼”的观音造像,手的形态极其复杂多样。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修复工作中,它是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每一根手指、每一处细节进行认真勘察,保护团队先后完成1032张调查表填写和20000余张现状照片拍摄,收集35000个数据,分门别类施策,逐一修补。在此过程中,还第一次真正数清了“千手观音”手的数量——830只。

  经过近8年修复,投入各类修复材料约一吨、金箔44万张,2015年6月13日,历经800多载沧桑风雨的千手观音金光重现。这是从侧面照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普遍存在,但像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这般造型生动、丰富、完满的,且又是崖壁开凿的立体石刻却是世所罕见。7.7米高、12.5米宽的千手观音为佛教密宗形象,头戴四十八佛宝冠,额生慧眼,盘腿坐于莲台之上,每只手的掌心都绘有一只眼睛,830只手层层叠叠从观音主尊的左右和上方伸展开来,宛若孔雀开屏,填满了88平方米的龛壁。众多的手形态各异而又在整体上左右对称,呈现出繁复而有序的空间艺术效果,体现了“至大”“ 至美”的艺术理念,显示出佛法无边、庄重威严的宗教美感。千手观音830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

  华严三圣像 宝顶山第5龛 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

  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像身高7米,头顶崖顶,脚踏莲台,身披袈裟,袈裟皱褶大刀阔斧处理,舒展自如。三像皆低头垂目,俯览众生,显得悲悯大度,气势庄严;身躯向前倾斜,头部比例增大,成功避免了透视变形。文殊手托宝塔,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艺术大师巧妙利用建筑力学于艺术创作中,将袈裟一角覆搭前臂,斜向下垂,于膝部相接,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固支撑,从而将塔和手臂的重力传到基座上。造像融艺术和科学原理于一体,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龛高780、宽370、深250厘米。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造像据自《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经文中说的是宝山中有三位仙人居住,一名宝髻,二名金髻,三名金刚髻。三仙人因得法而舍其身命长守其住处,慢慢地,身体消融于地。而在身体消融的地方,分别长出三根竹子。竹子长到十个月的时候,自己裂开从里面生出三个童子来。三童子下生后就直接在竹下跏趺坐入定了。直到时间过去7天,童子已皆成正觉,而三根竹子也都变成七宝楼阁,并在虚空中忽然出现大宝广博善住陀罗尼经。诵此经可远离烦恼,成就一切善根。

  照片可见的宝顶山三个字,为当时的尚书兵部侍郎杜孝严所书。因三仙人像与大佛湾中赵智凤像大体相似,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是以赵智凤的老中青三个时代的形象为母本雕刻的。

  龛高780、宽480、深60厘米, 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 巨轮是载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转轮王两臂怀抱巨轮,表示业力不可逆转,命运随业力而定。巨轮共分四圈,由里向外,第一圈内刻一修行者,从其胸部发出六道光毫,将巨轮分为六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第二圈刻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 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确定六种轮回转生的去处。第三圈具体表现了“十二因缘”的基本内容,展现了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第四圈分十八格,刻出具体的轮回图像。巨轮外刻出教化众生的颂词偈语,佛教认为,坠入轮回并非无法解脱,只要勤修戒、定、慧,断除无明,斩断烦恼,熄灭贪、嗔、痴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得正果成佛。

  龛高430、宽1260、深120厘米。九大护法神 (坐东朝西)是宝顶石刻第2号龛。 神龛顶高4.50米全像宽12.60米,南北各三尊六通大神,中间九尊护法神, 按从南至北顺序分别为:虚空藏、阿弥陀佛、大势致、千手观音、大日如来、普贤、文殊、不动明王、不空成就佛的化身。他们面西并列而立,各像面貌狰狞,皆戴盔、着甲、赤足,身高2.30米、肩宽0.65米。

  北朝佚名壁画,纵60厘米,横33厘米。《牧牛图》画面用勾线法,线条质朴、沉着、劲健,色彩平涂。《牧牛图》也是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石刻中的一组著名石刻图。同时,也是新疆克孜尔第77窟的说法图壁画的一部分,此图中尚残留佛陀的膝部。右下方一角可见溪流,其上为一棕一白两头牛匍匐在地。牛的前面,为画面中心人物兰达,他扶着多瘿的老树棍,侧目俯首,作凝神沉思状。

  龛高800、宽900、深1200厘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

  圣寿寺,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圣寿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

  大足石刻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北山路7号,占地面积58.5公顷,建筑面积18000平米,属艺术类石刻艺术专题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主要陈列有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石门山石窟、南山石窟等。[3]截至2019年末,藏品共计有614件/套。

  或许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北方石窟太过于有名,相比较而言,重庆大足境内的石窟就要显得低调很多,然而当我游览了大足石刻,立即被它规模如此之宏大,题材如此之多样,内容如此之丰富,雕刻如此之细腻,保存如此之完好而震撼!大足境内的这些石刻,代表着南方最顶尖的造像和石刻,所以它和莫高窟一样都是世界遗产,而且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游览的地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