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莒县浮来山:文心千秋斯文在兹6688体育

2024-10-04 15:03: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6688体育浮来山名气之大,应了刘禹锡《陋室铭》开头的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浮来山位于莒县城西18里处,海拔298.9米,这里老树盘结、根深叶茂、仙气升腾,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诸多石刻经文、典故史籍。有3000年历史的天下第一银杏树挺拔壮丽、硕果累累。山之精华更在定林寺,《文心雕龙》著者刘勰进浮来山,便是在此修身养性。

  浮来山名有多个释义,当地人将其称之为浮丘、定林山、西山、佛来山,这些不同山名的来历,不外乎神话传说和宗教影响以及地理位置所致,其历史演变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和思想根源。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此东莞为东莞县,亦曾称东莞郡,山东古代地名,最早设于东汉时期,后隶属琅琊郡,唐代前期东莞县被裁撤。地理位置大致在今临沂市沂水县以及莒县北部一带,离浮来山不过数十里。

  刘勰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宋明帝泰始元年,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去世年份约在公元520年。史书记载,刘勰家境贫寒,幼年不幸,先丧父,继之母亲又逝,生活无依无靠,只好投奔正在定林寺讲学的僧祐大和尚,苦心学术,终成大器。

  根据考证,全国有三处定林寺,其中两处在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分别为定林上寺、定林下寺。定林上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十二年,定林下寺到南北朝齐梁时期已经废弃6688体育,因而现在说定林寺一般指的就是定林上寺。

  待到刘勰创建浮来山定林寺时,出现了南北两个相同名称的定林寺,为了区别,建业定林寺被称为南定林寺,浮来山定林寺称为北定林寺。随着南定林寺毁于战乱,北定林寺成为同名仅存庙宇,从此成为浮来山定林寺专有名称,南、北定林寺成为历史。

  刘勰投奔定林寺僧祐大和尚,就是位于建康城郊钟山脚下的上定林寺,即南定林寺。

  僧祐大和尚(445—518年),比刘勰年长20岁,是南北朝南梁6688体育、南齐时代的一位律学大师,杰出的佛教史研究家。原籍是徐州下邳郡(今江苏省邳州市),生于建康。僧祐最大的成就是造立经藏,历史上第一个搜聚卷帙建立经藏的僧人,就是僧祐大和尚,地址就是钟山脚下的定林寺。他还编制成《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其他还有佛教文史著述多部,影响后世。僧祐在佛教工艺方面同样作出突出贡献,搜集有关佛教音乐、法乐、梵舞、造像等文献记载,撰述成《法苑集》。

  僧祐弘扬律学及佛教文史,招揽门生,予以广泛传播,著名门生一万一千多人,刘勰便是其中之一。刘勰依僧祐居处十余年,因此博通经纶、区别类部、广制文记,帮助师傅建立经藏,加以序录。他也得以博览群书,为日后书就《文心雕龙》,以及在浮来山建立定林寺校经,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关于刘勰什么时间出家,是否叶落归根创建浮来山定林寺历来颇有争论6688体育,包括著名史家范文澜、著名《文心雕龙》研究大家陆侃如、王元化,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世居莒州、江南学艺,刘勰满腹经纶,不仅完成旷世巨著《文心雕龙》,还创立浮来山定林寺,造立经藏,精研佛教文化,成为一代文理宗师,在历代史书中脉络清晰,可信度极强。

  《梁书·刘勰传》记叙了刘勰从起家、出仕、出家、校经到去世的坎坷一生,但是诸多细节语焉不详,致使很多《文心雕龙》研究者认为,刘勰一生并未回到过故里。

  1962年,值《文心雕龙》成书1469年之际,郭沫若先生为刘勰曾校订经藏的屋宇题字“校经楼”,同时又为相传刘勰亲笔写下的“象山树”石刻所建亭子题写“文心亭”。1977年定林寺被公布为“刘勰故居”和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侃如(1903年—1978年)特别撰写《刘勰传略》和《刘勰年表》,并请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书法家蒋维崧(1915年—2006年)手书,木刻立于刘勰故居“校经楼”。陆侃如早年入学清华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他从事《文心雕龙》研究多年,成果丰硕,1981年他与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牟世金合著《文心雕龙注释》由齐鲁书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新的《文心雕龙》研究热潮。

  刘勰世居山东莒县,寄居江苏镇江,祖父刘灵真事迹不详,父亲刘尚做过越骑校尉,去世比较早。刘勰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文艺理论史上最杰出的名著之一。

  刘勰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24岁左右时,僧祐到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讲学,刘勰前往学习,两人同住在定林寺里。这期间他埋头钻研了儒家的经典,衷心崇信孔子的学说。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阐释儒家的理论,不过,专给黄帝四经之学做注释的人已经不少了,所以他想从另一方面进行发挥,就是根据儒家思想来评论文章,同时也与当时文坛上重视形式而轻视内容的不良风尚进行斗争。

  496年前后,32岁的刘勰开始专心写作《文心雕龙》,历经5年的时间,写成了3.7万多字的《文心雕龙》,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沈约的高度评价。

  《文心雕龙》分十卷五十篇。刘勰首先提出“文源于道”的原则,所谓“道”就是客观规律,就是普遍真理。他举出了大量事实,肯定了文学和社会的现实及自然界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并且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作品内容和形式之间的主从关系。他从这些论点出发,总结了“诗经”“楚辞”以来的创作经验,给后代作家点明了文艺写作的基本要诀。

  刘勰在39岁左右开始做官,最早的职位是“奉朝请”,是一个虚职,后在中军将军萧宏部下做“记室”,管理文书工作,在昭明太子宫中做“通事舍人”等。约在518年,他54岁的时候回归寺庙,与慧震一起到定林寺整理佛经,56岁那年在定林寺出家当和尚,改名慧地,后来在寺里去世,时间在520年左右。

  陆侃如先生的《刘勰传略》和《刘勰年表》,比较清晰地把刘勰生平事迹理顺出来,可谓一目了然。

  至于刘勰是什么时间从江南回归故里,浮来山隐居山林,创立定林寺,虽然陆侃如先生没有明确,但根据相关资料佐证理顺,他约在54岁那年来到浮来山,并开始创立北定林寺。定林寺诸事告成之后,刘勰在此正式出家,成为慧地和尚。可惜时间并不长,一年之后,他“未期而卒”。学术界对此一直观点不一、争论不休,陆先生此观点亦当为之一说,可引导有兴趣者进一步研究下去。

  陆、蒋二位先生也已去世,两位大师精心合作的《刘勰传略》和《刘勰年表》,珠联璧合,成为浮来山定林寺的重要文化标志,熠熠生辉。

  浮来山上有很多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名胜古迹,其中“校经楼”为刘勰校定经藏而得名。当地人传说,刘勰每日从定林寺的后门上山,登上佛来峰顶打坐念经,一坐就是一天。有一次,刘勰正在专心诵经,忽然一阵山风把手里的三卷经书吹到半空,随风而去。刘勰寻找不得,悻悻而归,却见三卷经书端放在寺里后院的高台上,刘勰喜不自禁,上得高台席地诵经。六尺高台,平面三丈,背坡朝阳,松柏苍翠,眼看坡下银杏树,正是诵经打坐的好地方。刘勰喜不自禁,亲手绘制蓝图,兴造屋宇,后来取名“校经楼”。

  现在所挂“校经楼”三字为郭沫若亲题。陆侃如撰文、蒋维崧行楷书写的《刘勰传略》和《刘勰年表》木刻屏风,及黑伯龙、王小古两位书画大师合作的刘勰雕像,安放在“校经楼”大堂。

  定林寺对面山间的摩崖石刻“象山树”三个篆体大字,相传为刘勰亲笔书写,每字一尺有余,落款署名为“隐士慧地题”。这是什么意思?有人解读定林寺里的银杏树枝干遮天,犹如浮来山万古常在。亦有另解为,“象”指定林寺里的每尊栩栩如生的造像,“山”指浮来山三峰胜景,“树”便是古已有之的银杏树。“象山树”石刻旁边,还有一方石刻题诗,有一些损坏,但字迹可辨,诗曰:“古木扶苏六代如,古人曾说此幽居。贝叶莲花今何在,不抵雕龙数卷书。”以此为证,刘勰隐居此地明确无误。

  1962年《文心雕龙》印行1469年之际,郭沫若先生提议在“象山树”刘勰石刻之上,建立一座“文心亭”,并亲自题字,刻石立碑。

  树与山齐年,这也是很多人对“象山树”三个字的又一种解读,山是浮来山,树就是定林寺的古银杏树,已有3000多年,被称为“天下银杏第一树”。

  银杏树民间叫它“长寿树”,还有叫白果树、鸭脚树、公孙树的,有的拟人化又称“人兴”树,总之都是与长寿、兴旺有关。一棵银杏树能在浮来山三千多年长生不老,除了当地人对它呵护有加之外,更有这一带自然环境的滋养,是浮来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除了这株三千年银杏树王,定林寺还有一株唐代银杏,算下来也有一千多年了,同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在这株银杏树前,有一通石碑,为莒州知州陈全国立于清代顺治甲午年,刻碑文:“浮来山银杏树一株,相传鲁公莒子会盟处,盖至今三千余年。枝叶扶苏,繁荫数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可为奇观。”

  某个夏日,陈全国与友人游浮来山至银杏树下,注视良久,感慨良多,于是赋诗一首,予以颂扬:“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史载皇天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看来古今皆成幻,独子长成伴客游。”诗意与游兴融于其中,气象万千。

  除此以外,浮来山上还有刘勰纪念碑,相传此处曾是刘勰之墓地,摩崖石刻多处,值得细品。

搜索